2014/03/22


原文

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。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;故雖有名馬,只辱於奴隸人之手,駢死於槽櫪之間,不以千里稱也。馬之千里者,一食或盡粟一石。食馬者,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;是馬也,雖有千里之能,食不飽,力不足,才美不外見,且欲與常馬等,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!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盡其材,鳴之而不能通其意,執策而臨之曰:「天下無馬。」嗚呼!其真無馬邪?其真不知馬也。

譯文

世上有了善於相馬的伯樂,然後才會有千里馬。事實上,千里馬是經常有的,但伯樂卻不常有。所以,即使有上等的好馬,也只能委屈牠淪落在養馬人的手裡,和其他的馬一起死在馬房裡,也就不能憑藉千里的才能著稱於世。能日行千里馬,一餐有時要吃掉一石的糧草。養馬的人不知道牠能日行千里,不按照千里馬的食量去餵飽牠。於是,這匹馬即使具備馳騁千里的才能,但由於吃不飽,力氣不足,才能無法表現出來,甚至想要牠達到普通馬的水準都辦不到,又怎麼能要求牠日行千里呢?駕馭馬不用適合牠特性的方法,不能順應馬的本性,飼養牠不能滿足牠材質的需要,盡量讓牠吃飽,牠鳴叫起來又不能理解牠的意思,反而拿著馬鞭對牠說:「天下沒有好馬存在!」唉!難道真的沒有良馬嗎?恐怕是他真的不認識良馬吧!

篇章主旨

本文借有關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,將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作「食馬者」,將人才比作「千里馬」,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,抨擊了居高位者的不識真才實學,也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慨之情。

文意深究

「說」是古代議論文體的一種,就文體的形式來說,是一種分析事理,立論鮮明的論說文。文章一開始以「世有伯樂,然後有千里馬」點出全文主旨,強調「伯樂的重要」,這種直接進入主題的破題法,稱為「開門見山法」。第二段從反面論述「飼馬之道」,旨在論證「伯樂為何重要」的道理。第三段申論「馭馬之道」(善用人才),列舉庸俗馭馬者的缺失,即使千里馬就在眼前,仍然不知反省自己的愚昧,反而抱怨「天下無馬」。結尾採用感嘆、反詰語氣,與首句相呼應。

「世有伯樂,然後有千里馬」此句點出本文立論的主旨,指出千里馬必須仰賴伯樂的辨識,才能發揮其才能。暗喻識才者的眼光,才是決定人才是否能為世所用的關鍵

「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」此句指出社會上不乏千里馬,欠缺的是識馬的伯樂。暗喻天下並非無優秀人才,只是苦無識才之人去發掘人才

「故雖有名馬,祇辱於奴隸人之手,騈死於槽櫪之間,不以千里稱也。」此句話說明縱使有上等的好馬,若飼養不當,千里馬一樣無用武之地。暗喻人才為庸俗之人所埋沒

「馬之千里者,一食或盡粟一石。食馬者,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」此段說明千里馬的食量較普通馬大,但是飼馬者不知道,僅以對待普通馬的方式對待牠。暗喻得不到足夠的栽培與支援,因此無法一展長才

「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盡其材,鳴之而不能通其意,執策而臨之曰:『天下無馬。』」此段話說明一般人不具識馬的慧眼,反而說天下無馬。暗喻在上位者不能識才、育才,當然也不能善用其才

「嗚呼!其真無馬耶?其真不知馬也!」此句感嘆在上位者不能知人善任,以致人才遭受埋沒。

修辭與文法

排比:「祇辱於奴隸人之手,騈死於槽櫪之間」、「食不飽,力不足,才美不外見」、「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盡其材,鳴之而不能通其意」。

映襯:「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」。

設問:「其真無馬耶?其真不知馬也!」(提問)

頂真:「世有伯樂,然後有千里馬。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」。

有無句
:「世有伯樂,然後有千里馬」、「天下無馬」。

5 comments:

【回覆須知】
※ 請注意網路禮儀
※ 勾選「通知我」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