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/07/31

【中文-筆記】《釣勝於魚》


學習重點 

1. 學習借事說理的方法

2. 複習比喻說明的手法

3. 享受過程,不計結果

活學活用與內容理解

1. 作者在文章的開首 (第一至六段) 記敍了一件什麼事?他為什麼要記敍這件事情?他運用了哪種寫作手法?

所記事情
一位老教授划船釣魚的事件
記敍目的
借老教授只為釣而不為魚的心態說明作者所要表達的道理 - 「釣勝於魚」。
寫作手法
借事說理

2. 假如作者不在文章的開首記述事件,他能否達到預期的目的?為什麼?

作者也可以不以敍事開首,而作直接說理。但是由於作者所要說明的道理頗為艱深、抽象,單憑直接說理,作者必須花大篇幅作解說,而讀者也未必容易明白、掌握。因此作者借事說理能做到化抽象為具體,化繁為簡的好處。

3. 在文章的第十至十二段,作者為了要進一步說明釣勝於魚的道理,他還舉出了哪些例子?

第十段:美國很多學者一工作就是一生,可見他們從工作本身發現出無限的趣味;第十一、二段:用郝德的話和魏剛的事例說明追求知識能令人樂此不疲,有時甚至使人瘋狂。

4. 文章的第十七段,作者分別提及兩類人,試指出他們的不同之處:


不是為釣魚的釣者
緣木求魚的
「智者」
作者真正的
意思
全心投入工作中,不計名利的人 那些只求名利地位,凡事斤斤計較的人
現實生活的
人物例子


書中例子:愛因斯坦、 羅倫斯
學生可隨意舉例
他們的
工作態度
專心致志,投入忘我 心有旁騖,未能專注
他們的
工作目的
欣賞工作本身的過程,而不計較結果 只求名利地位
他們的
工作果效
努力工作,自有收穫 徒勞心力,一無所得
作者所用的
說理手法
比較說明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【回覆須知】
※ 請注意網路禮儀
※ 勾選「通知我」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