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10/10

一.   學習重點

1.      找出篇章的論點,理清議論文的篇章結構

2.      從關鍵詞的涵意推敲寫作目的

3.      分析及評價作者的主要觀點

4.      分析舉例論證、對比論證的議論方法

5.      古漢語知識:文言詞匯——虛詞:其、也、者、矣

6.      品德情意:尊師重道

 

 

二.  作者簡介:韓愈 (公元768-824)

字退之,中唐散文大家,著名詩人。河內河陽人,祖籍昌黎,世稱韓昌黎。自小好學,精研經籍,德宗貞元八年,中進士,曾任四門博士,監察御史國子博士,官至吏部侍郎稱「韓吏部」。後因諫迎佛骨得罪憲宗,被貶潮州。死後諡為「文」,後人稱他韓文公,著有《韓昌黎集》五十卷存世。

 

文學成就 (1993會考文學)

   1.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,摒棄六朝以來盛行的駢體文,為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,唐宋古

    文八大家之首,功在振興文風。

   2.為文主張宗經則古,文章內容要求文以載道(儒家道統),濟天下之溺。形式方面,更主

     張「辭必己出」、「惟陳言之務去」、「文從字順」。

   3.他的文章內容豐富,剛健質樸,氣勢磅礡,雄勁有力,故被宋蘇洵評為「如長江大河,

     渾浩流轉」。

   4.詩作推敲錘錬,用奇字怪句,開中唐險硬一派詩風。

 

 

 

三.   題解及文體特點

寫作背景

本文大抵作於唐德宗貞元年中,當時韓愈只有三十多歲,雖然官職不高,但在文壇已有

名望,為了倡導古文運動,韓愈樂於與青年後學交往,李蟠就是其中一個。由於當時社

會風氣以從師為恥,韓愈這種行為就招惹一些士大夫的批評,被譏為「好為人師」。柳

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謂:「由魏晉以下,人益不事師。今之世,不聞有師,有,

輒譏笑之,以為狂人。獨韓愈奮不顧流俗,犯笑侮,收召後學,作師說》,因抗顏而

為師。」這段文字正好說明韓愈作師說的背景。

 

文體特色

   「說」是文體名,論說文的一種。著重於解說義理而以己意加以闡述。「師說」就是對  

    師學習的道理加以解說的一篇文章。

本篇是韓愈所提倡的古文,其實也是一篇論說文。而從文末一段可知這是韓愈寫給李蟠

的,因此也可算是「贈序贈序是用來送給朋友表達雙方的情誼,或提出意見,以

作勉勵。韓愈著名的贈序有送李愿歸盤谷序》、《送孟東野序》、《送董邵南序等。

 

. 預習:

1.          試解釋下列畫有框線字詞

(1)    人非生而知之者,能無惑?(第1段)

  :誰

(2)    師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?(第2段)

師道:拜師學習道理

(3)    是故聖聖,愚益愚。

  :更加

(4)    師焉,或不焉。(第4段)

  :有的

(5)    小學而大遺,吾未見其也。(第4

  :明白事理

(6)    其可怪也 (5)

  :啊

(7)    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。(第6

  :鑽研 / 從事

(8)    習之       (7)

  :全部

(9)    其能行古道。(第7段)

  :讚許

 

2.          語譯:

 ( 1 )  句讀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師焉,或不焉。(4)

 不懂句讀,以及有疑難不能解決,有的向老師學習,有的則不請教老師。

 

 ( 2 )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;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,如是而已。  

      (6段)

因此學生不必永遠不如老師,老師不必事事都比學生賢能;領會道理的時間有先有後,

本領學問各有專長,就是這樣罷了。

 

3.          試按議論文結構劃分層次,並分析每個層次的結構、段落及內容大要。

結構

段落

內容大要

立論

1 ~ 2

確立中心論點。論述  從師學習的必要和擇師的原則 

論證

3 ~ 5

反面論證。運用三個對比,批評當時士大夫不重師道,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

 6  

正面論證。以孔子言行為例,論證「聖人無常師」,並重申擇師的原則

結論

 7  

交代寫作動機,嘉許李蟠能行古道,藉以匡正時弊

 

4.          本文的論說目的:

    韓愈批評    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學習     的風氣,提出時人應該從師學習,不應囿於

    年齡和階級,只要是有道德有學問,就值得學習,就符合作為老師的標準。

    (2000會考文學)

 

. 課文內容整理

第一層(1-2)確立中心論點。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和擇師的原則。

1.       托古立論:提出 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」 ,強調從師之必要。

2.       老師的責任: (1993會考文學)

(1)   傳道 —— 傳授道理(儒家仁義道德、修齊治平之道)

(2)   授業 —— 講授課業(六經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;古文)

(3)   解惑 —— 解答疑難 

 

3.       從師的必要:(1993會考文學)

(1)   人非生而知之,不會完全沒有疑難困惑,所以必須向老師請教,尋求指引。 若有疑難而不知向老師請教,那麼,疑難就始終不能解決。

(2)   老師聞道較早,學識湛深,所以要向他們請教,和學習道理;老師術業有專攻,在各項專門課業方面,人們也須從師學習。

4.     選擇老師的原則:有「道」即可為師 (19972000會考文學)

(1)無貴、無賤、無長、無少、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。」不論其生之先後,只要對方聞

   道較早,就可以當自己的老師,不必理會他的身分、年紀。

   (2) 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。」只要對方在術業上有專長,就可以當自己的老師,不必

      一定較自己賢能。

 

第二層(3-5)反面論證。運用三個對比,批評當時士大夫不重師道的不良風氣。

1.  感慨當時的社會,   「師道」 / 從師學習    的風氣已經失傳,並呼應上文,強調不從

    師學習便難以解決疑惑。不重視。

2.   「古之聖人」   「今之眾人」  (不同時代的人)作對比:古之聖人有過人智慧,

    仍從師學習,但今之眾人智慧低於聖人,卻恥於從師,以致「聖益聖」、 「愚益愚」,

    說明二者賢愚不同,原因出於     從師與否     (2009會考文學)

3.   童蒙之學    達道之學  (事情的大小/輕重)作對比:說明時人(士大夫)為孩子選

   擇老師教授子女   誦讀書本,劃分句逗的方法   (小),但自己 對疑惑不明的大道理

   (),卻不會從師而學藉以批評時人  「小學而大遺」  

(1997200220052007會考文學)

4.    「士大夫」    「巫醫樂師百工之人」  (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)對比:巫醫樂師

百工是君子所看不起,不屑交往的人,他們仍不恥相師,反而現在的士大夫智慧比不上這些人,聽聞有人以師相稱時就群起而嘲笑,竟不明從師的道理,致令「師道」沒有辦法再恢復,批評今日的士大夫反不如操微賤職業的人那麼通達師道。(1993會考文學)

 

 

 

第三層(6)正面論證。以孔子言行為例,論證「聖人無常師」,並重申擇師的原則

1.       以孔子的言行為論據,論證「聖人無常師」的論點,從而得出「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,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」的結論,呼應文首的論點。(2009會考文學)

2.       論據(1)孔子之行:他曾向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等人請教。這些人的德行都不及孔子。(事例╱史例)

說明的道理: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,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。         

(1993200020022009會考文學)

說明孔子在治學上的優點:孔子博採眾長/不恥下問/不恥從師,曾虛心向郯子、萇弘、師襄、老聃等具備不同長處的人學習。(2005會考文學)

3.       論據(2)孔子之言:「三人行,則必有我師。」(語列)

說明的道理:    聖人無常師   (19931997200020022009會考文學)

   引孔子的話的作用:孔子是人所皆知的聖人,引他的話作例證,可增加論點的說服力

4.      結論:弟子不一定比不上老師,老師不一定較弟子優勝。道理的聽聞有先後,技術學業有專門造詣(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。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」

(2002會考文學)

 

第四層(7):交代寫作動機,嘉許李蟠能行古道,藉以匡正時弊。

1.     交代本文寫作的原因:表彰李蟠「不拘於時」,「能行古道」,樹立從師的表率。

2.       李蟠所行的「古道」,是指他1)樂於從師學習(2)尊師重道(3)好古文(4)通習六藝經傳(2000會考文學)

 

. 主旨

本文針對中唐時期士大夫之流恥於從的陋習,從儒家的師道觀念出發,加以發揮充分論證學者必有師,「無貴無賤,無長無少,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」的觀點,從而與古文運動的道統觀念相應,為古道古文的傳播及古文運動師承關係的建立張目。

 

 

. 寫作技巧

1.      善於謀篇佈局:(2009會考文學)

(1)   1-2段立論,提出從師學習的必要和擇師的原則。

(2)   3-5段通過三個對比,批判時人恥於從師的風氣,從反面論述師道的重要,回應第1段「從師學習的必要」的立論。

(3)   6-7段以孔子的言行,從正面論證「聖人無常師」,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。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」,2段「吾師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!是故無貴無賤,無長無少,道之所存,師之所存也」一句遙相呼應。

(4)   1-2段立論,第3-5段從反面論述師道的重要,第6段從正面論證聖人擇師的原則,末段交代寫作動機,結構嚴謹。

 

2.      善用例證:

    文中舉例有些聯繫實際,有些針砭時弊,有些引古證今,同時也緊扣中心論點。如:

(1)   巫醫樂師百工不恥相師,士大夫卻恥於從師,呼應「無貴無賤」;

(2)   一般人為子弟擇師而自己卻不願從師,呼應「無長無少」;

(3)   孔子師事郯子,萇弘、師襄,老聃的事例,孔子曰:「三人行則必有我師。」的語例,更有力證明「古之學者必有師」的論點。

    事例/例證好處:具體深刻,增強說服力/增強氣勢/說理清晰/條理分明,說明力強。

 

3.         善用對比(可參閱上述內容整理 / 第二層次) (2005會考文學)

段落

 

  

 

3

古之聖人,猶且從師而問焉

今之眾人,恥學於師

聖益聖,愚益愚

4

士大夫愛其子,擇師而教之

於其身,則恥師焉

小學而大遺

5

巫醫樂師百工之人,不恥相師

士大夫族,曰師,曰弟子云者,則群聚而笑之

師道不復

    對比論證好處:兩相比較,鮮明強烈,令事理是非清楚鮮明 /令讀者印象深刻。

 

4.         情理並重:

韓愈在各段,各節的起結處加上唱歎,有疏通文氣之效,更有畫龍點睛之妙。如:

(1)   3段以「嗟乎」一歎領起,使由古入今,轉接無痕;結末在「是故聖益聖,愚益愚」之下,加一句「其皆出於此乎」,以疑問為感歎,使人在思考中進入下面的對比。

(2)   4段「愛其子,擇師而教之,於其身也則恥師焉,惑矣!」道出作者的疑惑,結末以「吾未見其明也」,批評時人「小學而大遺」的不智。

(3)   5「士大夫」恥於求師與「巫醫樂師百工之人」不恥相師作對比,然後以「嗚乎!師道之不復可知矣!」表達作者的感動,段以「其可怪也歟!」批評時人智慧反不如操微賤職業的人。

5.      氣勢雄健,錯綜變化:韓愈散文有雄健明快,汪洋恣肆的特色。

(1)   排偶的運用,如「生乎吾前,其聞道也,固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;生乎吾後,其聞道也,亦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」,讀來琅琅上口,且富有氣勢。

(2)   採用頂真法,如「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無惑?惑而不用從師,其為惑也終不解矣」,第二個「惑」字緊接前一句末尾的「惑」字而來,使文章一氣呵成,不可遏止。

(3)   交錯句式的運用,如「句讀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師焉,或不焉」,打破平直的表達方式,使句子顯得奇特有力,特別是全文以奇句(散句)為主,參以駢偶,顯得錯綜變化,效果甚強,例如第五段引述士大夫的話:「彼與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。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」,在散句中特別用一對句指摘時弊,逼出下句「鳴呼」的感慨。

 

6.      善用修辭

段落

修辭技巧例子

1

反問: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無惑?

      效果:加強語氣

頂真1古之學者必有師。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。

      2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無惑?惑而不從師,其為惑也終不解矣。

      效果:使文氣流暢,一氣呵成。

2

排偶:生乎吾前,其聞道也,固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;生乎吾後,其聞道也,亦先乎吾,吾從而師之。

      效果:使文章語氣凌厲而強勁。

反問:吾師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?

3

對比:古之聖人,其出人也遠矣,猶且從師而問焉;今之眾人,其下聖人也亦遠矣,而恥學於師。

對偶:1聖益聖,愚益愚。

2聖人之所以為聖,愚人之所以為愚。

5

對比:巫、醫、樂師、百工之人,不恥相師;士大夫之族,曰師、曰弟子云者,則羣聚而笑之。

對偶: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。

6

對偶: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。

頂真: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,師不必賢於弟子;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。

 

. 問題:

1.       今天的學生可利用資訊科技取豐富的知識,那麼還需要老師的教導嗎?為什麼?

(2000會考文學)

今天的學生可利用資訊科技獲取豐富的知識,是否還需要老師的教導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現今科技高發展,學生可利用資訊科技獲取大量知識,相對古人來說,老師在傳授知識方面所要扮演的角色減輕了;然而另一方面,面對瞬息萬變的資訊,學生更加需要老師的分析和指導,才能有效地利用豐富的資訊建立知識體系和正確的價值觀,因此老師在「傳道」和「解惑」方面所要承擔的責任就更加重要,而這正是電腦等機器不能替代的。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2. 細閱以下題目,結合課文內容回答問題:

僕之所避者名也……若乃名者,方為薄世笑罵……僕之所拒,拒為師、弟子名,而不敢當其禮者也。若言道、講古、窮文辭,有來問我者,吾豈嚐瞋目閉口耶?……苟去其名,全其實,以其餘易其不足,亦可以為師矣。如此,無世俗累而有益乎已,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柳宗元《答嚴厚輿秀才論為師道書》

 (1) 根據以上引文,柳宗元對於有人希望拜他為師一事,有甚麼想法?試簡略說明。

答:柳宗元不願意接受老師、弟子的名義,也不敢接受師生之禮,但不會反對人們就儒家的道理、史事、文章辭句等問題向他請教。他認為避開師生之名義,只要大家能夠互相交換知識,亦可算是以對方為老師了,而這樣做也可以避免受到世俗之人的譏笑和責罵。

(2) 承上題。你認為柳宗元的想法,是否合乎韓愈所講的「師道」?試根據以上引文及《師說》一文,加以說明。

答:我認為合乎韓愈所講的「師道」。在《師說》一文中,韓愈認為老師的角色在於「傳道、受業、解惑」,也就是傳授儒家的道理、講授典籍、解答疑惑;而學習者則「聖人無常師」,只要聞道先於我的,都可以做我的老師,所以韓愈重視的是實質的學習道理,並非強調名份。而柳宗元的做法,使跟從他學習的人沒有師生名義,避免世俗之的譏笑和責罵,卻可以解答他們的疑難,使他們在道理或學業等方面得到實質的增益,故此柳宗元的想法符合韓愈所講的老師角色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引文語譯:

我所避免的是(老師的)名義……像這個(老師的)名義,正好遭受刻薄的世俗人所譏笑責罵……我所拒絕的,是拒絕老師、弟子的名義,並且不敢接受師生之禮。若是談論道理、講論史事、研究文章辭句,有人來問我,我哪裏會瞪着眼睛而閉口不談?……我們若除去名義,保全實際,以各自優勝的知道互補不足,亦可算是以對方為老師了。這樣沒有世俗的負累而又對自己有益,從古到今沒有喜好道理的人會迴避這種做法。

較新的文章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這篇已是最舊的文章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【回覆須知】
※ 請注意網路禮儀
※ 勾選「通知我」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