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01/27


粵語,是香港人平日常說的語言,我們多稱之為「白話」,是全國七大方言之一。可是,我們對經常掛在口唇邊的方言,所了解或認識的,又有多深呢?

其實,廣東話這種具特色的方言,當中的一字一詞,都蘊含著亦古亦今、中西合壁的獨特韻味與文化,有些典故甚至是你意想不到的。

「冇陰功」這句說話,相信大家都聽過不少次。然則,大家是否明白其典故?原來,「冇陰功」原意是造孽,後來才引申為可憐、淒涼,大致用於感歎人生之不幸際遇。舊時迷信的人相信,人在活著的時候所做的好事,到了陰間同樣可以記功,是謂「有陰功」;反之,做了壞事便「冇陰功」了。破除迷信了,人們就把「冇陰功」省略作「陰功」,只為抹殺一些舊時記憶。隨著時代變遷,「陰功」的意思便演化成可憐、淒涼。

以上所舉的例子只是繁多各具特色的典故中的冰山一角,如果你對經常說的港式口頭禪的意思及由來有興趣,那麼通過閱讀這本書來認識粵文化,未嘗不是一個有意思的方法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【回覆須知】
※ 請注意網路禮儀
※ 勾選「通知我」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